您现在的位置: 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

《有机分析》课程标准

有机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有机分析 学时数:68(实验学时:12

适用专业:化工分析与检验

制定人:张丽红

、课程定位

有机分析》是化学分析与检验专业专业课。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理解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官能团的检验等知识,学习和掌握波谱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应用各类分析方法解决有机化合物(或晶体)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定性或定量)的能力。了解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分离方法的选择和拟定,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正确地处理实际样品质量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方法

2.掌握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测定的方法,有机化合物初步检验、溶解分组试验、有机官能团检验的相关原理和方法

3.会查阅相关文献和制备衍生物,从而完成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熟练掌握样品的预处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仪器装置,合理的建立分析方法。

5.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学会合理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具有对各典型检验项目进行分析的能力;

(2)具有对各典型化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分析结果异常现象进行判别及故障排除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的兴趣和能力;

2 ) 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3)具有爱岗敬业、规范操作的职业道德;

4)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安全操作意识。

3.方法能力

1)具有应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一般项目分析的能力;

2)具有获取和分析信息的素质和能力;

3)具有计算机使用能力;

4)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实际样品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有机分析绪论
重点:有机分析的特点,有机分析一般步骤
难点:有机分析的特点

教学目的:1.了解有机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2.理解有机分析的特点
3.掌握有机分析一般步骤

4.了解有机分析的发展前景

(二)物理常数的测定
重点:物理常数(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的测定
难点:物理常数(熔点、满点、密度、折射率)的测定

教学目的:1.理解物理常数(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的测定方法

2.会操作物理常数测定仪器

(三)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试验
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试验

教学目的:1.掌握元素定性分析方法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试验

(四)官能团的检测

重点:官能围的定性测定
难点官能团的定性测定

教学目的:理解官能团的定性测定方法
(五)定量分析一

重点氢、氯、内素,硫的测定,多种官能围的定量分析

教学目的:1.掌提碳、氢、氯、离素、硫的测定
2.了解烯基,羟基、現基、基等多种官能团的定量分析

(六)有机混合物的分离

重点:色层分析法。

难点:色层分析法。

教学目的:1.理解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

2.掌握色层分析法。

四、学时分配

章节

理论

实验

总学

1

绪 论

2


2

2

物理常数测定

18

6

24

3

有机化合物的初步试验

12


12

4

官能团的检测

8


8

5

定量分析

12

6

18

6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

4


4





、有关说明

)先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部分应充分体现化工专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讲解做到清、透彻、实用。

2.安排自主性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本门课程的有关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1.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等,特别应该注重科学方法、创新意识的教育。

2.认真指导学生做好作业与实验报告,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理论课成绩60%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有机分析朱嘉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2.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编,科学出版社

3.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4.《有机波谱分析》陈洁宋启泽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