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学习园地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 “四下基层”,就在群众中间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

“四下基层”,就在群众中间

19886月,刚满35岁的习近平一到宁德赴任,就一头扎进了基层。

第一个月,习近平轻车简从,只带着两三个人下乡调研。第二个月,习近平还是调研,基本是两天一个县,每个县的主要乡镇、村庄都要走一走。他走遍闽东九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

新书记的一言一行,陪同调研的地区行署专员陈增光看在眼里:每到一个县必先听工作汇报,不提倡念稿子,有多少讲多少;继而调阅当地的县志,深入了解县情;每到一处,必须走访村庄、企业、农户。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领导,而是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的务实领导。”陈增光多次回忆起调研中的一个细节:在屏南,当地群众以最高礼节--艾叶冲蛋来招待习近平。陪同的工作人员担心习近平喝不惯这些,连忙阻止。习近平摆摆手,一把端起碗喝了下去。老百姓很高兴,一下子和他熟络起来。

以深入基层调研为起步,习近平逐步建立“四下基层”机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时任宁德地区行署副专员张学清分管信访工作,却是“新手”。“四下基层”机制制定后,他有畏难情绪。

“一是怕没事找事,引火烧身;二是怕群众的工作难做,万一碰到胡搅蛮缠的怎么办;三是担心群众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四是担心‘四下基层’的机制难以持久,最后变成‘半拉子工程’。”张学清说。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顾虑,不少干部都在看习近平会怎么做。

19881220日,霞浦县龙首山下的县委党校里人来人往,宁德地区首次开展的“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正在这里进行。率队的,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

中年妇女舒穗英向习近平诉说难处:几年前,县对台部在她家附近的河道上建房,河道砌小了,造成淤积阻塞,今年9月,一场暴雨引发的洪水冲进了她家门,她家损失很大。

“你有什么要求?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吗?”“县对台部建房子有没有经过批准?”习近平问得很细。

县信访办同志答:“经过城建部门批准。”

“问题就复杂在这里,对台部在河道上建房子,把河道砌小,是不对的,但是经过城建部门批准的,责任又不全在对台部。”习近平说。

习近平提出到舒穗英家查看,现场给出处理意见。

不久,有关部门做了赔偿并清理了河道。舒穗英感念至今。

当天,得了重感冒的习近平,一直打喷嚏、流鼻涕,但和其他干部一道,坚持完成了全天的接访。

习近平接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宁德经济总量排全省最末,俗称“闽东老九”,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群众对尽快摆脱贫困的期望值较高,但地方经济基础落后,一时难以达到快速发展的要求,加上一些干部、群众观念也处于“贫困”状态,一些老问题未及时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社会矛盾增多,群众上访骤增,信访量全省排第一。

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要主动到基层接访群众,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

那天,接访结束后统计发现,来了102位上访群众,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当面答复解决。有些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习近平就和相关部门说好,哪天、哪个时间,几个部门凑到一起,一次性现场办公,这样,老百姓办事就简便多了。

当天晚上,他对这件事深入思考:有这么多来访群众,应该形成一个规范化的制度,既让群众满意,也让群众好找。

当时的闽东交通不便,偏远山村路途颠簸,群众有事找政府,耗时不止一天。

“与其群众跋山涉水上访,不如我们干部直接下访,几个干部下去,总比那么多群众上来要强一些。”习近平说。

为此,宁德地委、行署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下基层巡回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分别定出“书记约访日”和“专员接待日”制度,由地委委员和副专员轮流带领地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县()与当地党政领导一起接待群众来访。

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这样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人来申诉了,明代文学家、曾任寿宁知县的冯梦龙曾阐述过他的“无讼”理念。

当时的寿宁,许多山民“不知法律,以气相食,凌弱蔑寡,习为固然”。冯梦龙认为“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他察隐情于秋毫,访真情于实地,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治理理念,劝惩教化、减轻诉累的无讼实践,取得“牢房时时尽空、百姓安居乐业”的好成效。习近平对此倍加赞赏。

“书记约访日”和“专员接待日”制度推出后,闽东的老百姓没想到,在传统的喜庆节日外,他们又添了一个新节--定于每月20日的地县乡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各级干部称之为“服务日”“公仆日”,而有的群众管它叫“连心节”。

这以后,发生了许多与“连心节”有关的故事。

霞浦县长春乡传胪村老支书投诉,从1958年起,他们先后在多个水库建设中投下了数以万计的无偿义务工,水库建成后传胪村不能受益,缺水问题依然困扰着村民们的生产和生活。后来,技术员远赴传胪村,解决了缺水问题。

霞浦县溪南镇居民吴月香老房被洪水冲倒,未及时修复。居民张某趁机盖店,吴月香与之理论不成,镇里多次调解无效。最终吴月香在服务日来投诉,县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研究决定,正式批地给吴月香盖房。

……

19903月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参加地区到县乡接访的厅处级干部达278人次,接待来访群众2339;受理各类问题1601件,当场拍板解决584件,占36.5%;地县立案办理1017件,办结 934件,办结率达91.8%

宁德“四下基层”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引起反响,各地信访局局长来到宁德现场观摩,学习好做法。

“四下基层”制度不仅倡导良好工作作风,也是干部了解村情民意、商讨解决发展难题的重要渠道。

“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19904月,习近平在《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一文中写道:“我们提倡各级领导带任务、带问题深入基层,解剖麻雀。通过深入基层,提高领导机关的办事效率,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把矛盾消弭在萌发状态;同时,要积极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使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习近平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后,工作仍然以调研开局。

到任的第二天,习近平就下基层,半年多时间,走遍福州市八县五区,每个县至少跑五六个乡镇,每个区也都走了两三个街道,有的县跑了十多次。

他把很大的精力花在调查研究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提出“四个万家”-下基层到老百姓家,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并提出四条具体要求——

要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要真心实意地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而不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

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急”“难”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讲求工作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解决起来确有困难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求得谅解;

要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送上门”的工作,通过领导接待日、领导接待周等活动“活血化瘀”,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习近平强调,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社会反映最强烈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而且要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办一件成一件,避免形式主义,也不搞花架子。

习近平发动全市大调查,由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组成16个课题小组,开展1991年工作思路暨为民办实事调研活动。那时,福州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八大问题:卫生、绿化、交通、水电、“菜篮子”、住房、服务、治安。

1991年起,在习近平推动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为城乡人民办20件实事,拟办项目通过新闻媒介向全市公布,采用人民群众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年终公布项目完成情况,并让群众投票评选完成最满意的项目。

20世纪90年代初,日益推进的改革涉及多方利益调整,一些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露,群众上访现象逐渐增多。

一些领导干部怕群众上访。上访到门前,避而不见;上访到北京,派人截访。这些“防访”措施反而激化了矛盾。

习近平的态度截然不同:“领导干部不要怕群众,要关心群众。群众之所以上访,就是因为他们有苦、有难、有问题要解决,他们找到政府、找到领导,是因为相信我们能够秉公办事,能够提供帮助。”

习近平不仅积极接待群众上访,还抓制度变革,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一每个月,习近平都安排市五套班子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县()现场接访:下访前,提前告知群众时间、地点,要求县()组织调查摸底群众的问题,接访之前能解决的先解决;接访中,大量的工作是解惑、答疑、引导、说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的工作更艰巨、更重要。

1991412,习近平率队到永泰县开展市、县领导联合接待群众活动

那天晚上,城峰乡(1992年撤乡改镇)凤星村党支部书记代表村民来求助,带了一份清单,要求市领导拨款修建机耕路。

原来,永泰县43个建制村道路不通,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因为没路,这里的农民有“三怕”:怕猪壮,壮了抬不出去;怕树高,高了运不出去;怕孩子大,大了娶不到媳妇。当地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解放四十年,年年盼公路;苍天如有眼,早降幸福路。”

了解情况后,习近平说:“没有路没法富,要致富,快修路。你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好的,但是修村级机耕路应立足自力更生,依靠群众集资投劳来解决。”

习近平还以自己当年担任大队支部书记时和社员一起筑路的经验,现身说法,使来访者很受启发。

不少来访者感叹道:“领导干部回归大地,找到了根。”

习近平也有不少感慨。他认为,市领导到基层接访群众,看起来很新鲜,但共产党和群众本来就应该是血肉相连的。通过这次接访活动,大家头脑里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今后我们要寻找更多的途径、创造更多的形式来促进领导作风的转变,使各级领导干部不忘党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

习近平在19938月的一次专题研究会议上指出,对在接访中已经决定的事要落实反馈、不打折扣、取信于民;接访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发现当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接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标本兼治、统筹解决;各级领导要经常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当马路巡使,体察民情、掌握民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办实事、好事。

习近平组织“下访”是定期的,他深入基层解民困,则是工作常态。

接触过习近平的人都说,他对老百姓有天然的亲近感,完全没有距离。“习近平同志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时任福州市委办副主任赵汝棋说。

赵汝棋曾在市委政研室工作过。政研室的工作主要是起草文件讲话、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长时间俯首案前。习近平对赵汝棋说:“你们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政策研究上,要把眼光放到人民群众中去。”

政研室根据习近平的这个想法,将2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下基层调研,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梳理后形成短平快的“一事一报”刊发在《福州调研》上。

习近平对“一事一报”非常重视,基本上对所有的“一事一报”都要看,大部分都有明确的批示,比较详细的批示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有时候,习近平认为还不够深入的,会批示再深入调研。

习近平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凡是群众来信,一律都要交给我过目。”他提议把信访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还要求自己无条件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批阅、亲自查办。

19924月,时任山西省霍州市委统战部部长郝郁民和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张玉生、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韩忠民前往多个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考察。结束福州调研,一行人在福州“五一”旅社门前一个售票点买了3张到温州的“豪华大巴”票。对方承诺大巴上有卧铺。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只是一辆普通客车,中途还被逼换车,上了一辆条件更差的客车。一路颠簸,苦不堪言。下车后与车主交涉,换来的却是态度蛮横的回复:“我们就这样做,你们去告吧,看看谁理你!

36岁的张玉生年轻气盛,越想越不甘心,带着二人直接找到了邮政局。“写信投诉他们!信就直接写给福州市最大的领导一—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哪有工夫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郝郁民心里没底。

“咱是在他管的地方受了骗,他管不管咱都要反映。”

信寄出去了。因不知福州市委书记名字,信封上写了“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收”。仨人的气也消了一大半,至于效果如何,压根没抱啥希望。

回到霍州后的一天早上,张玉生紧紧攥着一封信,激动地冲进了郝郁民的办公室说:“没想到,我们的投诉有回音了!

信封右下角鲜红字体印着“中国共产党福州市委员会”。信中说:“你们三位同志424日致信市委书记习近平反映出差我市期间购买去温州的车票,在‘五一’旅社门前被一些人公开行骗的来信收悉。市委书记习近平十分重视,立即批请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并将结果向你们反馈。”这时,他们才知道福州市委书记是习近平。

随后几天,他们果然收到了一系列处理反馈:福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接到批示后,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进行了调查处理。他们乘坐的客车是客运站承包给个体户的,售票点也是未经批准非法设置的。管理处已责令客运站对车辆停业整顿并予以罚款。来信还附上了客运站的检讨书。之后,他们又收到了被多收的33.6元票款,还得知事情的新进展:福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举一反三,取缔了“五一”旅社周围十家非法售票点,并将诈骗、殴打旅客情节严重的人员送当地派出所。

“不敢相信,一个市委书记能管这样的小事,不仅管了,还要管到让我们满意为止,从写信到最后处理结束只用了40多天。”郝郁民说。

根据1993年福州市委督查科的资料,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后,批阅的群众来信函件达千余件,他对群众来信几乎每封必看,每看必批。

到省里工作后,习近平仍保留了这个习惯。

19991130,习近平收到一封外来务工青年的来信。

信中反映外来务工者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一子女上学难。

“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时解决外来务工者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使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福州的经济建设中去。”写信者言辞恳切。

习近平立即作出批示一“应对打工族的生活更加关心,创造更有利于他们发挥积极性的环境”,并将来信批转给福州市政府。

很快,《福州市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子女就学暂行办法》出台,长期困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难问题,在福州得到圆满解决。

习近平还给来信者回了信,信中写道:“你从闽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来到省会福州市务工,在短短的四年中,提高了致富技能,丰富了知识,开阔了思路,我为你的进步深感高兴。你在信中提出的政府要关注外来务工青年子女上学问题的建议很好,我已批转福州市政府予以研究。”

由于来信者在信中未署名,习近平只好根据来信中提及的工作单位-金得利集团,请集团领导帮助寻找,才将回信送到了写信者苏仁寿手里。

苏仁寿没想到,自己的一封信得到省长的亲自回复。他说,省长过问打工族反映的问题,解决子女上学问题,这便是“把心贴近人民”的最好诠释。

习近平还经常进行随机调研。

1991年初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冒着绵绵春雨来到福州市传染病医院。这所医院虽说是全省唯一的传染病医院,但院舍还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低矮破旧的房屋,住院病人上厕所不方便,医院与外界的通道也狭窄不堪,救护车难以通行。

习近平到实地察看后,当场决定由有关部门帮助修路,方便进出,久拖未决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在当年研究为民办实事的市委常委会上,他又提出把传染病医院病房楼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一致赞成。第二年,一座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计病床250张的病房大楼落成投入使用。

199910月,已担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再次来到这所医院时,望着焕然一新的面貌,听了院长的介绍,又看了医院成就图片展,他感慨地说,传染病院的防治水平,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医疗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希望各部门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在卫生体制、运行体制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拓展思路,大胆探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传染病防治体系,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20024月,习近平到南平市光泽县调研。在与江西省紧邻的止马镇杉关村,习近平下车后与几位在农田里干活的农民聊起来。

聊了半晌,待要离开时,省直机关的同志问那几位农民知不知道这位领导是谁。

“啥领导?不知道哇。”

“这就是省长习近平。”

“哎呀,习省长的名字我们都知道,但是不知道长啥样,今天才第一次见到。”

“你们平时没看电视?

“我们这里不通有线电视,用小锅盖收台,因为靠近江西,平时新闻里看到的都是江西的省长,就是没见过我们自己的省长!

一问一答,习近平和大家都大笑起来。

聊天中,农民反映说,因为两省边界地区长途电话不通,要到邻近的江西省的邮局打长途电话到省内,本该是省内长途,却变成省际长途,既多花钱又不方便。

“作为政府,我们要及时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做到的事情要尽快做,不要拖沓。”在“我们自己的省长”的要求下,有线电视和长途电话很快覆盖到靠近省边界的偏远地区。

2002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到福州检查节日安全和保障工作。在刚刚建成的南江滨公园,看到公园里有一座精致的建筑物,询问后得知是厕所,见那座厕所造型独特,与公园环境融合得很好,习近平说:“厕所不可小视,一定要加强管理。许多外国游客来访提的意见最多的就是厕所问题。”

19991226,《福建日报》刊发了一条消息:省长电子信箱正式开通。今后,老百姓登录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点击“省长信箱”可以了解到有关信访工作的政策、法规,填写“人民信访表”即可发送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反映和建议。

这成为架设在省长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试运行期间,就有不少省内外群众、海外人士通过互联网向“省长信箱”发送电子邮件,提出积极的建议。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强调,造福于民,要与民相知心,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1985年,为方便群众拨打报警电话,也为提高接警后的出动速度,漳州设立了110报警电话,以“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为目标,赢得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的赞誉,于1990年率先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

1996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全国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建设工作漳州现场会,中心议题是通过学习“漳州110”的先进经验,推进110报警服务台的建设。918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在福州了解了“漳州110”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后,提笔写下“人民的保护神”六字感言。1021日,习近平到漳州实地考察110报警服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他进警营、到岗亭,找执勤民警了解工作和训练情况,对“漳州110”高效的工作方法非常满意。他指出,110报警服务台的工作,事关群众工作的基础,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密切了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勉励大家发扬警队优良传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97,“漳州110”被国务院授予“人民的110”荣誉称号,此后“漳州110”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全面推开。随着110报警服务越来越多,党委、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对群众求助进行分解,即110社会联动,及时将非警务警情转给有关部门处理。现在的“12345,有事找政府”正是由此演变而来。20211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习近平同志当年倡导学习‘漳州110’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越来越显现,这对我们的警力下沉、面向群众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对公安干警树立群众观念、时刻贴近群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时任福建省公安厅厅长陈由诚表示。

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148”公共法律热线,同样在习近平的关心下发展壮大。

20002月,设立全省统一的“961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服务系统,被确定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要求“切实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办实、办好,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开心锁’‘连心桥’‘守护神’”。

如今,“96148”名称几经更迭,升级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作为福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12348”面向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应急法律援助等各项法律服务。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我们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应牢牢记住,人民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200016日,当年的首次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习近平的讲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