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由教务处牵头开展了全院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全院共有12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在教务处的精心筹备组织下、各系大力配合下,评比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各系自行组织,按照学院分配的名额推选出参加学院优质课比赛的教师。初选阶段各系高度重视,全员发动,制定初选方案,组织了由教研室主任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初评,推选出的参赛教师普遍水平高、能力强。复评阶段由教务处处长田胜利、副处长刘林、各系教学主任:郑玉山、庄伟川、韩风荣、李泉军、程月、侯淑梅,一名相应学科专业资深教师组成九人评审小组。尤其是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但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听评课。经过评委按评分细则公正评判、客观量分,教务处最后统计计算,评定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五名。获奖名单见附表。
一等奖:刘 军(化工医药系) 胡亚丽(综合技术系)郭艳云(材料成型系)二等奖:王 萍(化工医药系) 郭涛(电气工程系)胡媛媛(机械工程系) 卢建林(机械工程系)三等奖:王亚男(材料成型新) 张婷婷(机床加工系)陈晓敏(综合技术系) 韩艳蕊(机械工程系)李 明(电气工程系)
经过评审小组认真评课交流和分析整理,现对本次评选活动总结如下:
一、此次课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一)教学准备充分,为评选活动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材料支撑。各位教师在课件制作、信息查询、图片资料的收集和各种模型、实物的准备上都下足了功夫,并且较为实用。如张婷婷老师自制的多面体模型、胡亚丽老师各种场合握手礼仪的图片等。
(二)新课导入有创新、多姿多彩。刘军老师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下就调动了学生,引出了和谐交往的课题。多数教师导入直接、简练。
(三)注重常规培养,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融入学习。
(四)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成了朋友、成了合作的伙伴,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师生各抒己见,共同营造出融融的教学气氛,在这氛围中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五)教学方法丰富多样,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乐学、好学。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刘军老师让学生表演的生活中不和谐的情景剧,胡亚丽老师让学生在课堂充当不同角色的现场交往礼仪表演,都使学生在活动、表演中学到知识、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使学生轻松接受。
二、本次评选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容量过大,时间把握不恰当。个别教师由于内容设计偏多,整节课紧赶慢赶最终仍未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前松后紧,最后草草收场。
(二)课件的制作有待于斟酌。有的字体和背景色混淆模糊,辅助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关注学生学习不够,学法指导有待加强。有的课教学中肯定、激励评价学生的方法不多,不能关注每一位学生。
(四)设问的问题不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回答不出,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
(五)板书设计有待加强。
总之,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参赛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营造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教研氛围,即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不断改进。
教务处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