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活动方案之一 ――“文明礼貌教育”
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品德优秀的技工人才,结合我院学生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明礼教育,举办各种有意义的主题活动,规范言行举止,让学生学会以礼待人,和谐相处。培养明礼新一代,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使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
2、学生能够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创建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三、文明礼貌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 ①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 ②语言规范,不说脏字 ③穿戴得体,不观看反动淫秽书刊、音像,文明上网 ④遵纪守法,团结互助,不打架斗殴,自觉抵制不文明现象;
2、课堂文明 ①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作业 ②保持教室整洁 ③进教室不开手机 ④积极倡导擦净黑板,清洁讲台,起立问好;
3、宿舍文明 ①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使用违禁品 ②遵守作息时间 ③节约水电 ④保持宿舍整洁;
4、就餐文明 ①遵守就餐时间 ②勤俭节约 ③自觉维护食堂秩序,饭后将餐具放到指定地点。
四、 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10月11―17日)
1、利用升旗仪式讲话,校会,系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广播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制造文明礼貌教育环境声势。
2、以班级为单位开好专题动员会议,特别是要做好团干部、班干部的动员。(上报记录)
3、10月17日前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活动承诺书。
4、院团委组织召开班、团干部大会,号召班团干部在活动中起表率作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5、开展“文明礼貌”手抄报、板报评比活动(以系为单位组织)。
(二)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10月18―12月30日)
以倡导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为主题,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传统美德为内容,进行明礼教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1、要求各班开展“文明在我心中”主题班会。(10月12--30日)
2、结合上述内容,各系开展“文明宿舍”评选活动,评比要求见《学生手册》。评选比例按15%报学生处。(11月10日前)
3、各系开展“明礼”讲座、“行为礼仪”示范活动,树立“讲礼仪”的观念,让学生亲身感受明礼教育。(10月19―30日)
4、以系为单位开展“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园内或走出校园进行“弯腰行动”、“绿色卫士行动”,在实践中开展“文明学生”评选活动(贯穿活动始终)。
5、以班为单位开展“孝道”教育,在自己或父母生日之际以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或家人的感恩之情,各系向学校推荐优秀信件,每系不少于20篇。(11月15日前)
6、学校将举办“文明之声”演讲比赛,各系推荐三至五名选手参赛。(11月20日)
7、各系以“文明礼貌”为主题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或比赛,形式不限,要求全系学生积极参与。(如:演讲、知识竞赛、主题文艺活动,倡导文明第一、比赛第二的各种体育比赛等)考核小组对各系举行的活动形式、质量、种类进行考核。
8、成立以院学生会、系学生会为成员的“文明督察队”,在校园开展文明督察活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广大学生的自律性。
9、开展“学生干部”经验交流,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使“文明素质”教育长期开展。(11月底)
10、在校园中搜集身边的文明素材,利用校园广播,进行每日播报。对各系上报的播报材料进行量质考核。
11、评出校园学生中出现的最不文明现象(1―10条),各班组织自查活动,互相监督、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贯穿于活动始终)
12、征集文明用语,评出最佳文明语言。(12月15前每系报不少于10条)
13、开展校园环境文明活动,提倡每系或每班承包校园一角,用心浇灌,永保清洁,为美化校园环境作出贡献。
(三)第三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12月15--22日)
1、各系活动评比、推荐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宿舍和个人,学生处、院团委联合命名表彰30个文明班集体、60个文明宿舍、200名文明好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召开各系学管主任、团总支书记会议,总结活动月工作。
五、 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系一定要认真落实活动方案
2、各系各班级要积极参与,做好活动记录
3、各系需将本系活动方案、单项活动记录、文明教育活动活动总结按要求报学生处。
六、组织领导
1、院学生处、院团委成立“文明礼貌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活动考评组:组长由栾福志担任,成员有:张文、高盛春、熊丹、陈曦、孙宁及各系学管主任,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领导、检查、考评。
2、各系要有专人负责此项活动,并设通信员,及时向学生处、团委报活动信息。
3、及时对阶段性活动考核结果考核小组在校园及时公开发布。
学生处、院团委
2010-10-11